12月7日,在特高壓豫南換流變電站豫武Ⅰ線高抗設備區(qū),國網河南電力員工對豫武雙線設備依次開展紅外測溫,實時掌握設備運行狀態(tài),為11月26日新投運的1000千伏駐馬店—武漢特高壓線路長周期安全穩(wěn)定運行保駕護航。
河南位于我國中東部,望北向南、承東啟西,是我國的人口大省、農業(yè)大省和經濟大省。隨著中部崛起戰(zhàn)略、中原城市群建設等一系列國家戰(zhàn)略在河南密集落地,河南現代化建設步伐加快,省內用電需求逐年增大。
在電網互聯互通大背景下,“九州腹地、十省通衢”的河南,建成并運維著龐大的特高壓電力網絡,成為南北電力交換大通道的必經之地、全國電網的重要樞紐。在特高壓縱橫中原的大手筆中,我們可以窺見這一轉變——2009年1月6日,我國首個特高壓工程——1000千伏晉東南—南陽—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建成投運,河南電網正式邁入“特高壓時代”。2011年10月,1000千伏南陽站擴建完成,由開關站轉變?yōu)樽冸娬荆?/span>標志著“外電入豫”戰(zhàn)略在河南正式落地。2014年1月27日,±800千伏哈密南—鄭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成投運,±800千伏中州換流站落戶鄭州。這條“電力絲綢之路”為中原源源不斷地送來“能源大禮”,河南電網也在全國率先進入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運行階段。2020年7月15日,世界首條專為清潔能源外送建設的輸電大通道——±800千伏青?!幽咸馗邏褐绷鞴こ虇铀碗?。自這一天起,對河南不少家庭來說,燈還是原來那盞燈,但電已不是原來的電,而是來自青海省的綠色電能。
近年來,隨著1000千伏南陽—荊門—長沙特高壓交流、1000千伏駐馬店—武漢特高壓交流等一大批特高壓工程相繼投運,河南電網實現了跨越式發(fā)展,河南的用能結構也更加“綠色”。截至目前,河南境內在運特高壓設施增至“5站16線”,特高壓已建成“H”形交流網架,通過5回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線路、2回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線路及靈寶直流換流站,分別與華北電網、西北電網及其所在的華中電網相連。
國網河南電力特高壓部主任李智敏介紹,按照發(fā)展規(guī)劃,2024年,河南將陸續(xù)開工“1站3線2擴建”6項特高壓工程,并計劃在2025年建成省內“三交三直”特高壓落點。屆時,河南電網將具備吸納3000萬千瓦外電、消納4500萬千瓦新能源發(fā)電和保障1億千瓦電力需求的能力。河南特高壓發(fā)展成績斐然,但建設過程卻充滿艱辛。以“十四五”期間開工建設的首個特高壓工程——1000千伏南陽—荊門—長沙特高壓交流工程為例。該工程2021年6月9日開工后,受洪澇災害、疫情防控等多重因素影響,先后經歷5次開工、4次停工,工期壓力巨大。最終,該工程于2022年10月按時、保質投運。
17年來,河南特高壓經歷了從無到有、從有到優(yōu)的飛速發(fā)展。國網河南電力始終秉承高質量建設理念,保障了落豫、過豫特高壓工程建成投運。河南特高壓工程建設也創(chuàng)下了多項“首次”“第一”和“歷史之最”。
為了保障特高壓投運后更好發(fā)揮作用,多年來,國網河南電力不斷創(chuàng)新管理手段,提升管理質效,優(yōu)化管理模式,扎實做好特高壓檢修運維,定期為設備“體檢”,及時防范運行風險,保障特高壓設備健康穩(wěn)定運行,進一步提升電網供電能力。
3月16日,河南特高壓“5站13線”(1000千伏特高壓南陽變電站,±800千伏中州換流站、豫南換流站、靈寶換流站及邵陵調相機和相關線路)2023年度集中檢修正式啟動。
在1000千伏特高壓南陽變電站第二階段檢修現場,國網河南直流中心特高壓南陽站現場作業(yè)面負責人喬振朋正在開展本次檢修期間唯一的二級風險作業(yè)——更換2號主變壓器C相高、中壓套管。
為應對輪停檢修模式下時間與空間的雙重挑戰(zhàn),喬振朋應用了立體防誤系統(tǒng)這一“黑科技”?!傲Ⅲw系統(tǒng)可是個好東西,相當于在特定空間內拉了一張隱形防護網,紅外線能實時監(jiān)測吊車的吊臂長度、傾斜角度及吊臂與周圍帶電設備的距離。吊車拐臂上的探頭一旦感應其超出作業(yè)范圍,后臺主機和作業(yè)現場就都能自動發(fā)出聲光報警,及時提醒現場作業(yè)人員,提高了檢修速度和效率?!眴陶衽笳f。據國網河南直流中心副主任郭凱介紹,與往年相比,今年年檢任務量顯著增加,電網風險和近電作業(yè)風險增多,現場安全管控等壓力增大。為此,國網河南電力成立多部門聯合工作組,提前編制完成年檢“五圖四表”、年檢運維保障方案等115份專項方案,加強核心業(yè)務安全質量管控和全過程質量管理,確保設備“應修必修、修必修好”。該公司還首次在±800千伏中州站開展四閥組輪停檢修,首次在1000千伏南陽站開展兩組主變壓器輪停檢修。輪停檢修模式下,河南電網減少電量損失11億千瓦時。
10月20日凌晨,1000千伏特高壓南陽站2號主變壓器一次送電成功,標志著國網河南電力2023年特高壓年度檢修工作圓滿收官。除了定期體檢設備,國網河南電力還在人才、技術等管理手段上發(fā)力,為特高壓健康運行提供支撐。以青豫直流特高壓工程的受端換流站——特高壓豫南換流變電站為例,該站由±800千伏換流站和1000千伏變電站組成,是世界首個同期規(guī)劃、同期建設、同期投運、同一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的特高壓交直流合建站。該站獲得中國建設工程“魯班獎”等多項榮譽,目前已投運近3年。智能機器人巡檢系統(tǒng)、全自動巡檢系統(tǒng)、換流變遠程智能巡視系統(tǒng)……多個智能巡檢平臺在豫南站上陣,加之5G技術、北斗導航配合圖像識別算法等助力,全站90%的設備巡檢可實現“機器替代人工”。此外,國網河南電力還在此著力打造數字化站項目,全面強化設備狀態(tài)深度感知、加快數據融合貫通、促進管理精益高效,支撐特高壓站高效健康運行。近年來,豫南站能量可用率(運行可用率)逐年提升,由2021年的94.87%預計提升至2023年的98.09%。從2009年第一次檢修特高壓設備開始,國網河南電力累計投入檢修人員1.5萬人次,共消除重大設備隱患50余項,守護了河南特高壓“大家族”的安全穩(wěn)定運行,讓河南電網多年來始終保持安全穩(wěn)定運行,也為全國電網可靠供電提供了堅強保障。一組數據顯示,2022年,“外電入豫”通道累計向河南輸送電量748億千瓦時,創(chuàng)歷史新高,約占河南省用電量的五分之一,節(jié)約標煤燃燒2356萬噸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458萬噸。
如今,河南依托特高壓不僅實現了大范圍能源資源的優(yōu)化配置,保障了全省經濟社會發(fā)展的能源和電力需求,還有效緩解了省內環(huán)保壓力,對助力建設“美麗河南”、推動黃河流域生態(tài)保護和高質量發(fā)展意義重大。(揚州瑞光防扭鋼絲繩轉發(fā))